您好,欢迎来到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!
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
Zheji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Center
知识产权

海外知识产权典型案例(一)“HULA-HOOP”商标SAD诉讼

发布时间:2025-07-24 来源:null 日点击量:2

一、案情简介

WHAM-O Holding, Ltd.(以下简称“WHAM-O”)是美国知名玩具公司,1958年,WHAM-O改良塑料呼啦圈并推向市场,同年注册了“HULA-HOOP”商标(第28类)。自2017年起,WHAM-O在全球以“附表A被告诉讼”(Schedule A Defendants Scheme,简称SAD诉讼)的方式发起商标侵权诉讼,此类诉讼聚焦亚马逊、Temu等电商平台,利用平台数据快速锁定在产品标题、描述或图片中使用“HULA-HOOP”等关键词的侵权链接。由于“HULA-HOOP”长期被作为产品通用名称(呼啦圈)被公众使用,导致部分卖家因不知情使用关键词而被动侵权。WHAM-O利用临时禁令(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TRO),冻结卖家账户资金,下架平台链接,单案索赔额达25万美元。

2023年深圳某跨境电商在电商账户被划走20万美金后,才发现自己被列为2021WHAM-O提起的“HULA-HOOP”商标侵权诉讼的被告之一,但该商家除了平台的商品下架通知外,并未收到与该案件相关的起诉状、传票或判决书。

二、案件结果

20216月,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法院对该案做出缺席判决。20234月,被告电商卖家在了解案件事实后选择积极应对,及时联系中美两国律师采取救济措施。被告首先从原告的送达程序漏洞突破,向法院提交取消判决动议,主张原告未核实被告实际地址就采用电子送达方式违反了《海牙送达公约》。同时,针对原告必须维护其注册商标有效性的心理弱点,对案涉在先商标提起无效宣告请求。

最终在20天内,迫使原告在“商标无效”和“重启诉讼”双重压力下接受和解,全额追回冻结资金。

三、典型意义

一是强化商标排查机制,谨防“通用名称”的侵权陷阱。跨境卖家需建立商标排查机制,尤其针对看似通用的功能性词汇。电商平台中,商品标题、描述或图片若含商标词、变体词或包装元素,均可能构成侵权。建议卖家使用Exercise Hoop”、“Fitness Ring”等非商标表述,并禁用商标词作为广告关键词。

二是抓住程序漏洞,把握关键应对窗口。在本案中,被告根据《海牙送达公约》的适用前提,抓住了原告送达方式的程序性漏洞,并由此提出送达无效的主张。若被告网店页面公开了联系地址,原告未尽合理努力核实地址即通过电子邮件送达,则可能因违反公约规定而程序无效。同时,此类SAD案件中,原告常用电子方式送达文书至电商平台注册邮箱,卖家应及时关注相关通知、核查违规提示,避免因忽略提示导致缺席判决。

三是主动应对,维护权益。SAD诉讼多针对小微型跨境电商,被诉商家在收到侵权通知或诉讼文书后,应当及时确认自身是否存在侵权行为,并主动寻求行业协会或政府机构的援助,全面评估案情,尽早确定应对策略。同时建议企业通过集体行动增强谈判筹码,也可以通过联合其他被告共同应诉分摊诉讼成本,提升抗辩能力。


返回列表